背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联盟新闻 > 北京小饭馆里的隐秘高人:「跤爷」王掌柜丨郭思遥

北京小饭馆里的隐秘高人:「跤爷」王掌柜丨郭思遥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10-25 00:27:57



在北京,你随便走进一家不起眼的小饭馆,掌柜都可能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高人,有的参加过越战,有的造过中国第一批汽车,有的身价无数只想开个馆子玩玩。


今天请来京城美食老炮郭思遥,给各位讲讲百年老店永盛斋的大侠王掌柜——「跤爷」的故事。







看过电影「老炮儿」的朋友都知道,在一个饭馆里头,什么叫vip?不是给你打五折、给你免单,而是掌柜的能让你坐在后厨吃。


永盛斋开在故宫旁边的骑河楼街,甭看这家三四张桌子的小店不起眼,至今却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。从清末民初到现在,王掌柜是这间牛肉铺的第七代传人。


那天在永盛斋后厨,我和王掌柜喝到了后半夜。蒙得王掌柜高看我一眼,我也是觉得挺幸运。喝完酒之后,我一般喜欢管他叫老王。而老王喝完了,喜欢给我讲他的故事。而他的故事,远不止掌柜的这仨字这么简单。


老王江湖上有一个绰号:「跤王」,摔跤的跤。


在我儿时的年代,家门口东黄城根乃至东四一代,提起王掌柜的名号,无论是岁数大点的还是小点的几乎无人不晓,人们都是竖个大拇哥:这爷们儿,跤摔的可好!


不敢说这一片儿大大小小的流氓都被老王摔过,但跟他兹扭的,真没几个有好下场。




开饭馆最怕什么人?一定是北京胡同儿里的老酒腻子,兴许都是喝多了才会踏进你的店门。他们每人都有个「三哥」「四哥」的江湖称呼,而来永盛斋的这位,江湖行「二」,骑河楼这一片儿都管他叫二哥。听闻这位爷,打过越战,挨过子弹。


在骑河楼一条街,兹喝美了就摔碟子砸碗掀桌子。直到来了永盛斋,这毛病被老王给扳过来了。


先是二哥跟别桌起了冲突,本来都给劝开了,二哥捡了半块板砖还要回屋拍人家。老王一点不惯着,抢下来半块儿砖问他怎么个意思。二哥又玩儿起打过越战那一套,想跟老王练练。老王比较规矩,让弟弟拿出两套褡裢(以前摔跤手穿的护具),自己换上之后让二哥也换上:今儿我打你,我就规规矩矩的打你。


半分钟之后,三个回合,二哥摔地上不动弹了。老王害怕了,蹲在二哥旁边生怕丫站不起来了。


躺了半个多小时,二哥起来了,也算是服了,老王这才放了心。既然服了,那就给你立几条规矩。第一不许再来我家吃饭,第二不许在骑河楼这条街再闹事儿,否则见一次打一次。后来还别说,二哥这毛病愣是让老王给治好了。再去哪家馆子吃饭都老老实实的,再不敢摔碟子砸碗吹牛,这就是江湖,一条街上人们都知道你败了,从此也没人惯着你了。


老王这「跤爷」的称号,也真不是白来的。



老王摔跤的本事,。众所周知,摔跤分很多种,有自由式、古典式,而老王跟这位前辈学的是北京跤。这种穿着褡裢玩儿的北京跤,当年在天桥一带颇有名气。似乎那个年代的北京爷们儿,每个人都得会那么两下子。


打学北京跤开始,老王一摔就是十五六年。后来他才得知,教他摔跤的前辈早年间在朝阳门一代正经有一号。无论街坊四邻,还是当地的大小流氓,都得给他三分薄面。所以在很小的时候,老王跟着这位前辈也算是开了眼,耳濡目染了一段时间之后,社会和江湖的规矩也算是摸得半个门儿清。


上中学之后,老王到天津生活了一段日子。没几天工夫,班上来了一位蹲班,蹲了可有年头了,比他们岁数都大几岁,在学校里也小有名气,跟老王坐同桌。


刚坐下,这位就开了口:「我是咱这儿的大毛儿。」老王没懂,继而这位告诉他,大毛儿在这儿就是你们北京话大哥的意思。老王点点头,明白了...你大个毛你大,下课咱俩操场待会儿吧。大毛儿也傻了,我跟这学校平趟多少年,怎么还有个新来的不服?


到了操场,老王面对着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大毛儿,一点儿没含糊,给这位摔得七荤八素。摔完了老王就问了句:「服了吗?」大毛儿也彻底服了,老王讲话:「回班就当没这事儿,我不跟别人面前笑话你,你也别找我麻烦。」这也算是当年的规矩,我给你打服了之后,也不会满世界宣扬你败给我了,做人互相都留个面子。


但操场上有看见的,老王还是一战成名。找他来挑战的混混是越来越多,老王摔的也就越来越多。到最后,按老王的话讲:「我当年求学的欲望很浓厚啊,可学校死活不让我上了...」再摔下去,这学校就没孩子来上学了。


回到北京,老王的父亲也发愁,想来想去,让他学自家买卖吧,好歹以后饿不死。于是老王在初中未毕业的年纪,便开始了白天学艺,晚上茬架的日子。


时间一长,老王手艺学的半半落落,跤活儿倒越来越好,一般的流氓混混三两个的还真近不了身,他的名气在皇城根这一片也越来越大,一提骑河楼卖牛肉的大虎(老王的小名)这一片无人不晓。当时在这一片年纪比他大的一些混混,都败在老王的手下。


甚至当年有那么两位,很有名气,岁数也比老王大,常年在景山学校和65中劫钱。老王打了他们多少次也不服,老王就一直打,打到最后。这二位不仅隐退江湖,而且连家都搬了。因为老王当时放下了话:「你不是不服么,那我就一直打,除非你搬家。」



二十三四岁的时候,老王恋爱了,可第一次约会就差点儿分手。之前介绍的时候,老王说自己是个买卖人,家里经营个小馆子。那边儿一听,也算是本分人家,那就处处吧。


可当他第一次带着我现在的嫂子走在东四的街头时,从南头儿到北头儿,满街都有抽着烟的混混过来问他:「哥!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?这是嫂子吧?!」可能当时老王也后悔,怎么就挑了这么个地儿约会。


当年我这位嫂子岁数也不大,一看这场面都惊了。最后就留下了一句:「你...是流氓吧?」回去之后人家里那边儿也觉得不合适,哪有正经人家的孩子能认识那么多流氓?老王看看日渐苍老的父亲,看了看这家养活了他们王家几代人的买卖,又想了想自己的未来前途和爱情,他觉得自己是时候退出江湖了。他从来不欠这个江湖的,江湖上也曾流传过他的事迹,也算不枉青春一回了。


老王收起了最爱的褡裢,暂停了和那些征战江湖的朋友欢畅的岁月。这一次他开始系上围裙,认真的操持起家里的这摊儿手艺。这个举动不仅挽救了他的爱情,老王的父亲也终于松了口气。老王坚持打架摔跤十五六年,这回他用了一半儿的时间,他坚持了七年的光景,完全传承了永盛斋的手艺。


七年之后,老王的父亲正式退休。那一年老王31岁,弟弟24岁,哥俩正式接手永盛斋的买卖。接手之后,老王还是改变了一下经营思路,过去家里就是个档口,里头有两张小桌子。每天接待的客流量也不算太大,都是街坊邻居来买肉。他索性把屋里重新装修,除了档口之外,摆上四张桌子,让更多的顾客可以来屋里堂食。



永盛斋又变成了一个江湖。不管你开什么风格的馆子,总能遇见全社会各种各样儿的奇葩。开了几年的光景儿,老王差点儿又把当年那身儿褡裢穿上。


有一位中央美院的教授,平时都是前呼后拥,教授嘛,那掌握着学生很多事儿的生杀大权。见天儿有学生请丫吃饭,吃着吃着有一回就来到了永盛斋。老教授带着十个学生,喝美了之后来了句:「老板,给我来四十个门丁肉饼。」老王和弟弟都惊了:「您可别介,四十个您真吃不了!」老教授一听不干了,平时谁不顺着我?你一开馆子的反驳我?不行!就要四十个,你现在就给我做!


四十个门丁肉饼什么概念?要是这十个人之前什么都没吃,勉强或许能吃下去,酒足饭饱之后四十个?吹呢!等肉饼一上来,全傻眼了。老教授的酒也醒了一半儿,直接来了句:「吃不了这么多,不要了。」老王当时俩眼一瞪:「孙子!你玩儿我呢?这都快打烊了,你说不要就不要了,我卖谁去?」吃过门丁肉饼的朋友都知道,这东西兹一凉就没法卖了,只能扔。老教授起初仗着人多还有点儿想牛一番,可老王哥儿俩一锁门,一个站前头,一个站后头。糟蹋东西是吧?行,今儿吃不完都别走。


这些都是读书人,气场明显不一样。老王两眼杀气腾腾,他们连头都不敢抬。十多个学生估计骂娘的心都有了,这老教授有时候真不着调啊。就看一群大小伙子在那努着吃门丁肉饼,最后老教授看大家实在吃不了了,硬着头皮结了账,打包了二十多个带走。但后来,这位老教授时至今日,还是永盛斋的常客。他讲话:就喜欢王掌柜的这点儿江湖劲儿。


在永盛斋吃了将近三十年,我最欣赏老王的江湖理念是:不对王权富贵卑躬屈膝,不对平头儿百姓喝言斥语。永盛斋虽不起眼儿,但经常也会有街道的领导,区里的领导,或者某退休高干,以及那些有钱的主儿来光顾。到了老王这儿,您来吃饭我欢迎,想不给钱绝对不行。要知道很多有权有钱的,开买卖的都巴不得能请上他们一顿,但到了老王这儿没有。


来我吃这儿吃饭我也不捧你,吃完想走我也不留你,兹不忘了给钱。你在桌儿上吹多大的牛,老王一律不听,也懒得听。可遇上兜里并不宽裕的平头儿百姓,老王却又显出仗义的一面儿。由于挨着故宫很近,经常有故宫里头的工人或者员工下了班儿来这儿腻口儿。有时候听听他们讲着宫里的故事,聊聊关于历史或者文玩儿的知识。只要老王听美了,一定是再给人切上一盘儿肉,并且加上一句:「吃您的,这盘儿算我的,您再多聊会儿。」


后来的日子,平平淡淡,安安稳稳。老王从年少轻狂的少年,也已步入中年,要为了老婆孩子努力的开买卖养家糊口。这些年老王喜欢上了玩儿各种文玩,他告诉我说,其实开始玩儿这个,就是为了磨自己的性子。


老王这些年的经历和故事,让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青春逝去的那一天,但有故事可讲,终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。老王的青春不在了,但是买卖还要继续,他的生活还要继续。生活尽管都很艰难,可人总得保持一股不卑不亢,坦坦荡荡的态度。


2017年,赶上市面儿的治理,永盛斋不幸的关张了。一开始是治理开墙打洞,可人家打清朝就有了的门脸必定不能是后来自己改的。很多证件到了日期,不再给老王续了。老王一下关张了八个月,很多人都怕老王受到这个打击从此消沉。


好在2018年这个春天,老王扛过了八个月艰难的日子,重打锣鼓另开张了。再开张之后,老王的生意比以前还要红火。每到饭点儿,我都不敢去打扰。直到买卖打烊,老王叫上我一起喝上几口啤酒。忙碌了一天的他,总是开心的笑着。


即便老王的岁数越来越大,身体也不如年轻时候有干劲儿。可我知道,他笑了,就代表这爷们坚挺的活过来了。生活真的还在继续,永盛斋的故事,也还在继续。

  


作者:郭思遥

编辑:郑彦飞

排版:王健羽

陈凯歌东野圭吾青岛姑娘百子湾

五道口高铁姨妈护理清华校花UFC

傻老外发型假鞋新垣结衣旗袍


图片均转自网络

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精彩历史文章

欢迎关注「杜绍斐」ID:shaofeidu

友情链接